毕赣:贾樟柯制造火车,我想发明飞机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7-10-12 10: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19000021e53a16a37a7

导演毕赣(台北金马影展执委会供图)
2015年,对于80后导演毕赣来说,可谓惊喜不断。其首部电影长片《路边野餐》从2015年8月起,接连在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台湾金马影展和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上斩获诸多大奖。在迎来了人生中接踵而至的诸多国际大奖的时候,他即将迎来小孩的到来。
采访毕赣时正值他在家乡办婚礼,邮件回复并非那么畅快,但是作为诗人的他,迟来的文字表达常现精妙比喻,诗意而富有哲理的句子也屡见不鲜。例如,他形容“有些电影是游泳馆,大家看电影就一起游泳,有些电影是必须打开门让观众进来坐着就好了”。
关于故乡的诗、方言和长镜头
2015年12月17日晚,在北京世贸天阶一处电影院,由毕赣签约的天画画天公司包场放映了《路边野餐》,其间,还出现了一次银幕错格。但相比并不完美的放映效果,影评人对这部电影在电影美学表达上的创新和诗意,赞不绝口。
电影讲述的是县城医生陈升为了母亲的遗愿,踏上火车寻找弟弟抛弃的孩子,而一位孤独的老女人托他带一张照片、一件衬衫、一盒磁带给病重的旧情人。去镇远县城的路上,陈升来到一个叫荡麦的地方,那里的时间不是线性的,人们的生活相互补充和消解,他似乎经历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待他坐火车归来,窗外驶过的一节节火车车厢上粉笔涂画的钟表指针逆时针行走,一切仿佛一场梦。
影评人水怪如是赞誉《路边野餐》:“对古朴乡野故里青春体验的诗性挖掘,是对癫狂城市标签媚俗化叙述的反叛。而在电影语言及结构上的更新更是堪称精湛,此外它还以极低的预算营造了媲美《星际穿越》的科幻气场。”
确实,这部电影拥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它内涵丰富,既包含亲情、友情和爱情,又携带科幻片、公路片和充满隐喻的独立艺术电影的元素。它在打破一些东西,重建一些东西,例如,开头颇有新意地让剧中男主角用贵州凯里方言念出电影的演职员表。
而毕赣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无论是在写实的空间里体会超现实世界,还是陈升本来要向妻子表达深情的歌,唱出来的却是儿歌,这些“落差的美感”是他的电影所追求的。

318c0008aefc9e95e5cc

主角陈升踏上寻找侄子卫卫的路途。 采访对象供图
参考文化:《路边野餐》中荡麦那一段,40多分钟的长镜头,不仅让观众感受到摄像机的存在,也有一种“在路上”的感觉,你的用意是什么?
毕赣:漫长也是一种体验,我们体验摩托的三分钟时间,体验散步的两分钟时间,有时会更有感触,这种感触一定是后知后觉的。至于观众觉得摄影机存不存在我并不在意,今年已经是2016年,就算观众觉得电影是真的,我都会告诉他们电影是假的,情感是真的。
电影里偶尔出现的一些细节是我与他们的互动,他们觉得我孩子气也好,不成熟也好,都没关系,我喜欢和他们游戏,我觉得这正是我爱他们的表现。
Q:不得不说穿插在片中的诗歌太美了,诗歌和拍电影,似乎是两种很不同的表达方式,诗歌在该片中的作用是什么?你对拍电影的兴趣与对诗歌的兴趣,哪一个会更持久一些?
A:诗歌带来紧迫感,和电影平行,解放具象的片段,在不同的观众中有不同的交汇处。诗歌会更持久一些,电影是和大家一起喝酒,诗歌是自己喝酒,大部分时间我都在自己喝酒。
Q:你之后的电影都会拍故乡吗?人物都会说方言吗?很多导演的处女作都是拍家乡这个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家乡的变化很快,不仅外观变化快,文化也没落得快。
A:我在艺术中没有普通话这个概念,普通话对我来说更像方言。不同的朋友说普通话都有不同的口音,因为很懒,我比较喜欢这些口音,就好像已经去过他们家一样。
Q:你的故乡贵州东南部的凯里,如今还有哪些变化让你对故乡痛惜,这是否是你拍片的原动力?
A:这种心情会加快我拍片的速度。我对乡愁的理解是复杂的,我特别反感自己陷入痛惜家乡这种心情里,我觉得会非常矫情。凯里变化很快,是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地区,我觉得它需要便于生活的现代化。美感的丧失不是凯里的问题,是整个文化的问题。我只能从我的记忆里去找它的特质,或者在周边找我喜欢的局部。
电影和观众是情人关系
Q:你谈到,西方人拍电影有一套很强的哲学,而中国人没有,为何?你尝试将《金刚经》放在《路边野餐》中,它所表达的宇宙观,似乎跟这部电影中的空间特性有某种关联,而你谈到上一部短片《金刚经》实际上跟金刚经又毫无关系,这令人有些费解,似乎中国传统哲学是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服务于你的电影的?
A:因为我们的哲学就是活着,不辛苦。与《金刚经》算是某种对话,它的一些结论对我来说是问题,我希望解决这些问题,可是目前看来都是徒劳,每次我看自己电影的时候都觉得我已经解决了,看完了又觉得困惑。
Q:这部电影无疑是一部优秀的艺术电影,它表达的情感要求读者有阅读基础,此外,一段段场景不易让人看出因果联系,铺垫过长而散漫,甚至一些隐喻也有些晦涩难懂,这些都会影响观众的跟进和理解。不知道你怎么看待电影和观众的关系?你说你的电影是一场雨,希望观众不带伞进来。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A:电影和观众是情人关系吧,彼此都觉得一览无余,但是又好像保留了些什么。“我的电影就像雨一样,希望你们进去不要带伞”,我提早说它是有障碍的,进来看敞开心扉坐着就行,这两个小时你可以什么都不考虑,就看就好,如果片子能让你有体会有发酵就更好了,但是如果是因为带了某些标签去看,那就是浪费彼此的时间。我希望一杯水就这么传递出去,不浪费就好。我珍视自己的作品,不喜欢浪费自己的作品。
很早的时候,我不知道有人会去看我的电影,我想那就是拍给野鬼和风看了,我拍摄地在山里,除了野鬼就是风。
Q:你的电影不难让人联想到贾樟柯,你又多次表示自己跟他很不同,能具体说说你们的差别吗?如果贾樟柯关注的是中国小城镇的现代化发展,那么你的电影以及未来你的电影,会侧重什么?
A:贾樟柯导演已经有很成熟的美学,也保持他特有的关注。做比较有些不太妥当,非要比的话,他制造了火车,我想发明飞机。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Q:《路边野餐》中,苗族少数文化、秘境“荡麦”无疑会吸引西方人,这些当代中国电影中缺失的东西,而恰又是西方人喜欢的东西。贾樟柯的电影也曾被批评为迎合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审美,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你如何看待你的电影被西方电影界喜欢——你获得很多国际电影奖项?他们喜欢这部电影的哪些部分?
A:如果我连这点文化自信都没有,还做什么电影。所谓的西方,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其实不是西方东方的问题,就是会不会看电影、审美电影的问题。至于真正的创作者,也不会工于算计谁比较关心什么。
年轻人先学会真诚
Q:对于电影新人来说,找投资是最难的,你是因为遇到了伯乐老师丁建国。那么如果在没有伯乐的情况下,该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来完成自己的电影美学表达,能否给年轻电影人一些建议和意见?
A:拍片初期没有合适的作品去证明自己,很难让投资人相信你,但是总有像伯乐丁建国老师这样的人,用信任去支持我的电影。除了他的帮助,我在大二省下了姑妈给的一万块零花钱拍了短片《老虎》,毕业以后花了八百块拍了短片《金刚经》。关于技术问题,省钱大招网上一搜全是(《路边野餐》前期素材拍摄才花费20万元,后期制作和宣传营销后,总共为106万元。启用的大部分是非专业演员、毕赣的亲朋好友,工作人员也多为熟人)。
我觉得和我同辈的年轻人太爱听建议了,太爱抱怨,太爱妒忌,就是不愿意自己拿自己买手机的钱证明自己,或许本身没有什么好证明的。所以真要让我这个同辈人给建议的话,我会建议他们对父母好一点,放弃和忍耐是两个词。先学会真诚,然后对电影尽量有些审美。
Q:据说你的下一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会增加新的当代视觉语言,加入侦探元素,让观众有带入感,那么在电影美学上会有新的探索吗?你以后是否也会拍商业片?也会更多启用专业演员?将来,你将如何平衡自己的电影艺术个人表达和商业化市场化的票房诉求?
A:下部电影美学会完善许多。我想我不会自己导演编剧商业片,就像让我去炒股一样。我不喜欢在一个不成熟的规则里面浪费时间。演员对于我没有专业与非专业之分。有些演员是动物,有些演员是植物,就看这个空间需要什么。
电影脱离我手以后就是商品,那是我无法陪伴它的,所以商业、市场这一块,我的监制和制片人会照顾好它。
Q: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像《煎饼侠》、《捉妖记》等电影收获井喷式票房,而像《闯入者》这样的艺术片却因排片问题而很难与国内观众见面,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A:在我们身边,电影是一大片沙漠,肯定只卖卡车,不养骏马。
【人物简介】
毕赣,1989年生于贵州凯里,山西传媒学院2008级编导专业毕业。2012年,他拍摄的黑白短片《金刚经》获得香港ifva电影节特别表扬奖。《路边野餐》是他大学毕业之后的第一部长片,毕赣凭借该片于2015年8月获得第68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当代影人”竞赛单元最佳新导演奖;2015年11月,获得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以及金马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与台北金马影展亚洲电影观察团推荐奖;2015年12月,获得第37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大奖。由毕赣编剧并导演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于2017年6月在贵州正式开机,汤唯、黄觉、张艾嘉等出演。
回复 呼我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